1、在暗室中一桌子的同一垂直平面上安装2套双阶低对比度测试卡,其中1套透射灰度卡采用亮度可调的背光光源作为恒定参照,调整背光源亮度,确保自正面中心确认白块表面的发散照度为2500Lx;另外1套反射灰度卡采用位于其正面的亮度可调的照射光源,以用于测定动态范围的临界值;
2、架设待测摄像机与低对比度测试卡中心同水平面高度,并保持与低对比度测试卡垂直平面呈90°夹角,同时使摄像机镜头视角能涵盖2套低对比度测试卡;
3、将摄像机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视频监视器与波形监视器;
4、在摄像机加电稳定后,开启扩展动态范围功能,将正面的照射光源的亮度调整到2500Lx。显然,在这种照度下是曝光过度的(出厂的标准照度多为2000Lx),此时反射灰度卡的白色端条纹可能会出现层次混合,即有2条或更多灰度条表现出相同的白色,而分辨不出亮度的差别;
5、再不断缓慢降低光源亮度,并不断从波形监视器上观察与记录反射低对比度测试卡波形的顶电平。当顶电平因为光源照度降低而开始相应降低时,记录此时的照度值(如L1),这一照度值即为该摄像机动态范围的上限。此时的摄像机应当正好可以表现出亮度较大的白色条纹之间的亮度层次区别;
6、然后再不断继续缓慢降低亮度,并不断从波形监视器上观察与记录反射低对比度测试卡波形的顶电平。当顶电平不再因为光源照度降低而继续相应降低时,记录此时的照度值(如L2),这一照度值即为该摄像机动态范围的下限。此时摄像机拍摄的灰度卡图像中在亮度暗的2个灰黑色条纹之间的亮度层次区别应当正好消失而混合成一块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