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作为一种有效的X射线诊断设备在我国医疗系统已非常普及,那以下这六个关于CT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1、CT,大名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原理和X光相同,不同的是,X光拍摄的是人体平面图,体内器官呈前后重叠状态。CT机采取断层扫描,就像把面包切成薄片,往往一个东西所分割的层次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丰富。64排CT机就是说它有64排探测器。排数越多,一圈下来获得的“面包”薄片就越多,一般来说,64排CT一圈扫描即可采集64幅图像。
2、除了“排”,CT机还有“层”的概念,“层”直接关系到CT的“眼神”好不好。还是以64排CT为例,如果它具备128个数据采集通道,一圈扫描则可获得128层图像,比普通的64排64层CT增加1倍的信息量。所以,64层CT和128层CT比,谁得到的信息更详细?
3、无论多少“层”、多少“排”,CT机的目标就是速度快、剂量低、图像好。比如西门子即将在中国发布的Edge光子能谱CT,它的特点就是:能快速获得高清图像,以极低的辐射剂量进行成像。目前,普通CT进行一次传统的肺部扫描大概需要3-4mSv(毫西韦特)的剂量,Edge光子能谱CT仅需1/8左右的剂量就能完成任务。给个参考值:人每年遭受的自然环境辐射约为3mSv。
4、球管是CT机中昂贵的“耗材”,和CT扫描成本息息相关。球管有点像相机的“快门”,曝光次数都有上限。一般来说,球管的额定曝光次数在30万秒左右。对医院来说,当然希望球管能超越额定曝光,越长寿越好。这就是传说中的球管。
5、CT机不光能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还能用来考古和破案。智利一家博物馆就借用西门子CT破解了一起1500多年前的木乃伊的死因。发现这位木乃伊先生从高处跌落,摔断7根肋骨和左脚骨,头骨并未受损。摔伤虽不致命,但由于被发现过晚,终不幸辞世。
6、CT机的大孔径是几代研发人员不断尝试、优化才具备今天的“广度”。看看西门子早期的CT机,仅能容纳下一个脑袋,扫描一次5分钟。忆苦思甜,再想想今天,有没有觉得科技让人变幸福?
CT机成像性能检测评价也成为医院CT设备质控的重要内容。标准及国家标准、检定规程对此均有规定。CT模体作为CT机成像性能检测评价的有效工具,一直以来均为进口产品。我司技术人员在充分研究了相关的标准及国家标准、检定规程,结合临床实际应用的需要,研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CT性能检测模体。